全辩标志与标语

第十八届
- 无限标志 — 象征探索真理永无止境,发掘无限可能。
- 国际克莱因蓝 — 源自伊夫·克莱因,被誉为理想之蓝,是深度和无限、自由与生命的象征。
- 克莱因蓝代表筹委会诚心打造理想中最高规格的辩论赛事之坚定;彰显辩手们对于辩论跨越维度的极致追求与纯粹的热爱。
- 橙色 — 具有力量、自信之意,象征辩论中言论自由的影响力与辩手们高昂的气势。
- 橙 x 蓝 — 代表正反两方之对立,可喻为双方的交锋,融汇出辩手们求同存异的包容与尊重。

第十七届
玫瑰金色彰显精致与细腻, 象征着筹 委会对全辩十七的精心策划。
墨圈包含着一笔定江山的气势, 象 征着辩手们在辩论战场上观点 的交锋, 从而定下比赛中的战局。
含有全国大专辩论会字眼的红色印章象征着鉴定, 代表着一直以来外界, 辩手及历届筹委会 对全辩的支持与肯定。

第十六届
标志整体以蓝色为主色。
蓝色象征沉稳且严谨,以此比喻辩论场上攻守有方,辩手宏论精辟,立论严谨,沉着反驳,就各类型的议题展开辩与论。标志上全辩十六字体接边,由此象征全辩十六由各界人士相连而成,筹委、辩手、评审、社会人士和观众,缺一不可,相互配合成就第十六届全国大专辩论会。
标志字形条理清晰,象征辩论讲究言辞精准到位,理辟义精,真理越辩越明。圆形外围的标志,象征全辩作为马来西亚第一个大专华语辩论赛事,始终秉持着初衷筹办赛事,护大马的华语辩坛渊远流长。

第十五届
主题:古有稷下辩百家,今有全辩论百态
主题由敦胡先翁大
解说:古时春秋时在稷下学宫百家为各自学说辩论并指出他家学说

第十四届
这个标志设计的概念,是源自于全辩在在迈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后,全辩十四筹委会议决做出回到根本,重新回顾全辩这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,这与标语里的“望穿今昔”四字相呼应。
中央的全辩标志
凸现全辩14在全辩走了二十五年后,决心回到根本,追溯初衷。
标志旁的橙色-主题颜色
1989-全辩的创赛之年
2014-全辩14的举办年
银色条纹-二十五年乃是银禧之意,故由银色衬托

第十三届
全辩的薪火组成了“全”字上方的“人”部首;薪火也可以诠释为“化”字,再加“十”字,成为“华”。“十”与“三”的结合,巧妙成为“全”字下的“王”。宏观而言,标志里融合了第“十三”届“全”国大专“华”语“辩”论会 – 简称“全辩十三”。

第十二届
金色的“辛辛”两字象征着革新与生命力,意在表达每一届全辩都有不同的起点,而且每一届都在不断地努力成长壮大。“言”字匠心独运的把“十二”两个字藏在“口”字上面,巧妙地把“第十二届”全辩这个信息传达给大众。红色的“口”字象征了辩手们的伶牙俐齿,更强调在辩论会中辩手们对辩题及时事进发的热情。

第十一届
紫色,象征高贵,代表辩论是在一种高贵及和谐的情况下进行的谈论。“11”辩代表第11届全国大专辩论会。“11”这个字所采用的黑白色代表正反双方。围绕着“11”辩的紫色光坏代表包容和圆满,也代表在辩论里头,正反双方的意见是将被包容及探讨的。

第十届
汉代时,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把“辩”字解释为“治也从言在辛辛之间”。可见“言”乃“辩”字中的关键及中心思想。我们以中国篆刻手法来代表“言”的古意,楷体的“辛辛”代表现代的辩论思想。标志中的背景是一个“十”字,象征两年一度的全辩已迈入第十届。围绕着“辩”字,且牵连着“十”字的圆圈,其用意于把大家的心连成一线,表示同心合力,也代表辩论是周而复始的,再激烈的辩论也不能离开论题的中心点。

第九届
“鸟儿”往往给人一种无拘无束、自然轻松的感觉。我们希望辩论员在辩场上能卸下心理压力,克服紧张的情绪,轻松自然地挥洒他们的辩论才华,不让心理因素影响他们对于辩题所应进行的深度剖析与讨论。相信只要辩手们不把胜败视为辩论的终极目标,以平常心去把握这样的学习经验即可。愿全体辩论员能够无拘无束地翱翔于辩论的天空,也希望全辩能越飞越高,越飞越远。
备注:标志启用于第九届全国大专辩论会